Sunday, January 22, 2006

(四) 香港至正品牌



誰說香港是個沒有品牌的經濟城市?!

香港人的遊行示威堪稱世界一絕。自八九民運以來,人數達一百萬也好,五十萬也好,廿五萬也好,無論訴求如何逼切,情緒如何澎湃,盡都和平進行。不單沿途店舖一律如常開門營業,遊行隊伍中也照例有老有幼,好像從未有人擔心過會出現暴力和破壞。

剛過去在香港舉行的世貿部長級會議,更進一步把港人這可貴的一面,發揮得淋漓盡致。這邊廂,會場內盡顯香港政府作為東道主的辦事能力,促使會議順利進行,達到預期的成果,而眾所期待的「香港宣言」亦得以出爐。那邊廂,場外每天層出不窮的示威形式,跳海的跳海,民族舞的民族舞,衝擊警隊的衝擊警隊,令人目不暇給。但由始至終,沒有商舖遭到破壞,也沒有如以往在其他城市舉行同類會議時出現的重大傷亡。每天在電視上看著這些一幕一幕的上演,總不期然地感到,是一種在香港逐漸形成對和平示威的普遍認同和肯定,使這些不同的表達方式都得到當得的支持或抑制。

可以讓我提名這次為香港「省靚招牌」的英雄嗎?

先推警隊──為他們的克制,專業地完成任務。

其次是「四五行動」成員雷玉蓮──為她勇救在衝突中被示威群眾擄走的警員,(假如報章的照片及報導是正確的話,)使他不致受到傷害。開心見到「女長毛」把強悍用於和平的一面。

第三是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──為他在世貿會議期間成功地扮演重要角色,亦間接地加增了港人對政府辦事能力的信心。

最後,也是最值得表揚的,是香港的普羅大眾──為在他們當中所展現的兼容並蓄的香港精神面貌──一方面,對政府官員及警隊的大體表現無言地肯定和欣賞;另一方面,亦同時對示威群眾的訴求從內心發出同情及支持。

今日世界,急劇轉變,當中充滿著不同層次的對立和矛盾。香港人要打破目前的政治及經濟困局,成功地轉型,需要善用的正是這種「用和平承載矛盾」的能力。

香港的普羅大眾便是香港的品牌,是原裝的「香港良心」。

Sunday, January 15, 2006

(三) 主耶穌有一套生意經嗎?


從經營角度看,主耶穌確實有一套高瞻遠矚、策略週全的生意經。這話怎說?

耶穌的教導中講及投資的其實不少。順手捻來的例子:祂指出在進行任何工程之先,應計算代價,不要半途而廢;同時更要認清投資目標是否值得,否則「人若賺得全世界,卻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」

再看看這個祂用來啟示「天國」的比喻:主人往外國去,離家前按著三個僕人的才幹打本給他們做生意。其間,當中兩個僕人都分別賺了一倍利錢,只有第三個卻因害怕失敗,把本錢埋在地裡。細看這段經文,可以見到教導的中心,並不單是督促作僕人的要忠心,而是把天國看為一盤生意,從而解釋甚麼是忠心──肯承擔風險、 善用才幹、有智慧地投資的才是忠心。

特別值得深究的是第三個僕人的表現以及主人對他的評價。首先,他並沒有把本錢花光,也不是大意丟了, 而是小心地把它收藏起來。倘若忠心的標準是守著本有的,他可說是百份百地做足了。但主人卻指他最少應當做到的,是「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,到我來的時候,可以連本帶利收回。」這是因為僕人是為主人做生意,而作為投資者,主人的要求的確是「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」。只有從這角度看,才能明白為什麼他認為僕人是「又惡又懶」。

不單如此,從另一個以撒種來啟示「天國」的比喻看,耶穌著眼的生意,竟驚人地回報率高達百倍。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回報?從祂以下的兩個教導焦點可以略窺端倪。

第一,耶穌主張為首的要為僕。按歷來以「獲利」為出發的營商手法看,這樣的領導模式是完全不切實際的。及至今日的「知識型經濟」出現,所謂「領袖為僕」(Servant Leadership)的經營模式,才被現今的管理學肯定為提高生產力的絕佳途徑。

第二,耶穌著重傳遞價值觀(馬太福音四23; 九35),這不單是耶穌在世工作的主要部分,更是祂交付門徒的「大使命」的核心(馬太福音廿八20)。而建立「核心價值」(Core Values)也正是今天發展知識型經濟的重要關鍵。

回看今日一般足以令人驚喜的投資,連一倍利錢都談不上,相較起來,簡直是「濕濕碎」!

Sunday, January 08, 2006

(二) 彼得‧德魯克 (1909-2005)


默默地離去了,在去年十一月十一日,終年只差八天便是九十六歲──彼得‧德魯克(Peter Drucker) ──對今日社會產生著震撼性影響的思想界巨人。直接帶動著社會轉變。大師的大師。一位「不得了」的人物!

真人不露相!?前美國總統列根去世,傳媒譽他為運籌帷幄的政治家,把他與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及前蘇聯解體相提並論,卻很少人提到德魯克在當中的影響──原來早在八零年代初,他已看到在美蘇冷戰期間,經濟壓力將引致蘇聯的瓦解。

但德魯克絕非一般單靠搜集資訊觀察世局的未來學家。他每三至四年便研究一個新課題,是個身體力行的終身學習者。淵博的知識,加上深邃的分析能力,使他驚人地高瞻遠矚,言論極具前瞻性,以至影響著世界未來的發展──在他的語錄中,有這樣的一句:“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.”

以下是他眾多的「預言」中的一些例子:
  • 「知識工人」(knowledge worker)的興起
  • 「後資本主義社會」的出現
  • 日本終身僱用制度面臨的困局
  • 今日人類生存狀況(human condition)的突變
德魯克著書三十多冊,翻譯成廿多種文字,思想主要環繞著兩個軸心發展。其一,他打開了現代管理學的領域,被公認為現代管理學之父。美國福布斯(Forbes)財經雜誌的一位編者稱,倘若諾貝爾和平獎設有管理項目的話,德魯克應是該項目每年的當然得獎者。其二,他是個全人投入的社會哲學家,他的文字常常流露著與佈道者沒有分別的迫切。

在德魯克廣泛的言論中,最值得發展中國家留意的,是他對非牟利團體在今日社會轉型中扮演角色的重視:“Not government, not business, it is the social sector that may yet save society.” 為此,他促成了Drucker Foundation for Nonprofit Management的成立,(後改名為Leader to Leader Institute,參http://www.pfdf.org/),專為美國的非牟利團體提供培訓服務 。

在其中,他更留意信仰組織對建立社群方面所產生的作用,特別關注教會及福音機構的管理和發展策略,受他影響的基督教領袖不計其數。華人信徒熟識的,包括美國兩間著名超級教會的創辦人Bill Hybels(柳樹溪社區教會主任牧師)和Rick Warren(馬鞍峰教會主任牧師,《標竿人生》作者),以及影響力深入華爾街的Bob Buford(Leadership Network創辦人,《人生下半場》作者)。

在記念德魯克的悼念文章中,Buford把德魯克比喻為頭,而他自己不過是遵行指示的腳──過去三數十年來,德魯克對福音信仰教會影響之深,與他在教會圈內的知名度是完全不相稱的。

Sunday, January 01, 2006

(一) 學會講‧學會學


生意,自古以來是講出來的;只管做的,稱不上生意,只算是交收,是買賣。

懂得講,而非單單做,在今日知識型社會,至為重要。若只是交收,可交由裝上電腦晶片的收銀機或網上的PayPal來處理──對電腦來說,任何人腦最怕的複雜煩瑣的買賣細節,都是輕而易舉,絕無出錯。

但電腦生不出主意。透過講,人腦能生出主意,搞出生意。

從資訊中生出主意,搞出生意,須要經過實際生活場境中的對話。沒有生活對話的資訊傳遞,是徹頭徹尾的「齋講」。在這資訊年代,推動經濟市場活躍地發展的,是無數環繞著不同資訊的對話。

同樣,教會今天發展「職場事工」,關鍵是走進群眾的生活與工作場境中,讓聖經教導與之對話,使「職場」成為「牧場」,個別「會眾的生意」成為「教會的生意」。

人群中透過這樣生活對話而選擇跟耶穌作門徒的,是豁出生命跟耶穌「食大茶飯」──從經營角度看,人生就是一盤生意。這盤生意要做得好,全在乎「學」,學怎樣去學。整個耶穌使命的核心就是學──呼召人到耶穌那裡去學,再差門徒到人群中教導人向耶穌學。

學甚麼?是學選擇學習方向。學塑造學習目標和方式。學建立「價值平台」,在其上產生對話,生出主意,搞出生意。

跟耶穌學生意,精彩之處,是有豐富的教導和指引來打造價值平台,打開生意對話。

好平台搞好生意,風來了,雨來了,只要根基穩固,就能繼續生好主意,搞好生意。

壞平台生壞主意,搞壞生意,猶如築在沙土上的房屋,建得高了,便承載不了自身的重量而塌下。美國早前的Enron醜聞*,震撼財經界,正是活生生例子。

聖經所啟示的神,一體三位,不愁寂寞,最懂講。創天造地,六日工作,第七日休息;由始至終,都是講。耶穌在世,走遍各城各鄉,也是不斷講。

活在今天,最重要的學習,是學會學,學會講;生活學耶穌,生意講耶穌,最好的生意經是聖經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* 安然有限公司(Enron Corporation)是一家美國能源公司,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、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,擁有僱員21000名,2000年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。該公司於2001年被發現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以造假帳方式虛報財政狀況,其後申請破產,四千名僱員因而失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