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April 29, 2006

(十七) 冇水點算?!


二零零三年三月,香港一間屬於富裕的教會為職場人仕舉辦了一個特別講座,我被邀作講員,意外地,給我的題目是「冇水點算」。從當日的出席人數及會中之踴躍回應,可見這題目是非常準確地摸著了今日在職人仕面對的困境。那次聚會,也讓我深深地體會,面對今天職場的挑戰,作為基督徒是個無比的祝福!

二十世紀的世界經濟有兩個特點,其一,是它發展的幅度與速度都直線上升,是史無前例的──過去一百年,全球人均生產值上升了幾乎五倍,而且其間雖然經歷了兩次大戰,但這世紀所生產的財富,據估計是相當於人類歷史累積財富的總和。其二,是全球的財富分佈極度失衡。今天世界前十名首富的個人財富,以及一些跨國企業的資產值,隨時超過一個小國的國民生產總值。

特別令人關注的,是自一九九零年代以來,隨著資訊科技急遽發展,全球社會更進入另一個劃時代的轉變,把社會的生產力以及財富分佈失衡狀況更推上另一高峰。在這樣的境況下,富裕地區的工作人口是否便安枕無憂?事實剛剛相反,原來「冇水點算」的現象是沒有國界的,跨地域地在不同社會的中產階層中出現──今天的工作職位沒有保障,終生雇用已成過去;今天的專業人仕,工作時間長,經常出差,環球廿四小時的資訊聯繫,使工作與生活時間混淆;今天的工作要求學習,學習就是工作,專業人仕持續學習的壓力大,必須與時並進;而由於科技效應,使好或壞決定的後果都擴大,以致工作責任的壓力亦相應增加──套用一位經濟學家的講法,今天的專業人仕,顧得謀生(make a living),保不了生活(make a life)!

基督信仰對今日社會轉型有可行的出路嗎?何只有!簡直就是度身訂造:「心意更新變化」就是「範式轉換」,作門徒就是「終身學習」,信徒群體就是最理想的「學習網絡」,聖經有最好透過安靜得力的教導……

再請聽救主透過新舊、約聖經的呼喚:

「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!」(以賽亞書五十五1)
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!」(馬太福音十一28)

對今日落在困境中的職場人仕來說,這樣的信息是何等令人驚異地適切!

Saturday, April 22, 2006

(十六) 善用主的軛

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……我心裡柔和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;這樣,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。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 
(馬太福音十一28-30)


年幼時,在鄉間度過了一些日子。記得那時家家戶戶的牆角處,都放了幾條用竹削成的「擔挑」。回想起來,那其實是鄉間不可或缺的幹活工具;任何工作,擔柴,挑水,甚至送嫁女餅,都少不了它。不要輕看這簡單工具,原來它的製成還需要點學問──粗壯的竹竿對半破開,再把兩端削細,成了一張未上弦的弓,挑起擔子來隨著步伐一彈一彈的,據說特別省力。

同樣,上面節錄經文中的「軛」,也是耶穌時代的幹活工具;「容易的軛」是指合用的工具,是任何人都期望擁有的。今天,城市人從「軛」只想到壓力和規範,實在是個天大的誤解。

甚麼是主耶穌「容易的軛」?在祂離世前交付門徒的「大使命」中,可以清楚找到答案──「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……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……」(馬太福音廿八19-20)──原來跟隨耶穌作門徒的,不單要到祂面前「來」,學祂的教訓;更要「去」,教導別人同樣聽從耶穌的吩咐。

耶穌的「軛」有甚麼奇妙之處,可以化苦工為輕活?仔細分析新約聖經經卷,發現初期教會的傳道工作,重點原是放在以耶穌的大使命為依歸的門徒教導,輔助受眾,把聖經的道理切切實實地應用在工作及生活之中。透過這樣的教導,跟隨主的門徒,不單個人在生活及工作上得到支持,更因而在信徒之間,建立起具共同價值基礎的職場學習網絡──按今日知識型經濟的理論來說,這種網絡所產生的動力是無法估量的。

而更奇妙的,是在初期教會中,這種職場網絡也同樣成了傳福音及栽培門徒的網絡;新約聖經使徒行傳所記,使徒保羅在他的宣教旅程中,與同是以造帳棚為業的亞居拉和伯基拉夫婦同住做工的經歷,正是明顯的例子。 (使徒行傳十八1-3)

今天社會轉型,工作壓力不斷提高,教會實有需要重新看重職場門徒教導,同時把信徒的工作及生活,視為教會傳福音的主要出口。

Saturday, April 15, 2006

(十五) 牧師也營商?!


你知道近年在美國商界最令人觸目的是那門生意嗎?是科技?能源?醫藥?……都不對,是教會!

說得準確一點,是馬鞍峰教會(Saddleback Church)主任牧師Rick Warren的近作《標竿人生》(Purpose Driven Life)在出版界引起的哄動。該書2002年十月出版,翌年一月已印行了一千五百萬本,進入美國暢銷書榜,並且很快便雄據榜首──同期進入暢銷書榜的《達文西密碼》(Da Vinci Code),亦不過是印行了五百五十萬本──在出版界,這是公認的奇蹟。

其實,自從1980年成立以來,馬鞍峰教會發展神速,早己成了教會圈內炙熱話題。時至今日,該會每週末六堂崇拜,總人數超過一萬五千人,植堂更遍及全國。如此驕人表現,難怪成了美國本土及世界各地教會爭相仿傚的對象。Rick Warren還有另一著作:《直奔標竿》(Purpose Driven Church),將這教會的成功秘訣公之於世。按商場中人的意見,他經營教會的手法,放諸商界,絕對堪稱高手。以下就嘗試把書中一些觀念應用在商業之中,看看讀者是否同意。
  • 不必著意發展生意,只要令其健康運作。生意健康,自然增長。
  • 投資物業是個陷阱,不要讓鞋子決定腳的大小。馬鞍峰教會頭十五年一直用盡方法租用地方,凡七十九種,直至崇拜人數達一萬人才建堂。
  • 不要爭奪市場,另創商機,提供別人沒有的服務。
  • 不要怕提高要求,要求越高,反應越好。
  • 信心與委身不能代替科技及技能!Rick Warren 的金句:「鐵器鈍了,若不將刃磨快,就必多費氣力。」(傳道書十10)
  • 參考別人成功例子,作為借鏡。
  • 未有適當領袖人選,決不另開火頭。
  • 對甚麼才是重要拿捏得準,集中火力,懂得取捨。
  • 學會滑浪,掌握商機。
最後,還有一點值得一提,Purpose Driven Church (《直奔標竿》)早在1995年出版,但直至2002年Purpose Driven Life (《標竿人生》)面世之時,發行量才不過是一百萬本,與後者得到的反應相比,簡直不可同日而語,原因何在?簡單的說,分別是在於《直奔標竿》針對的對象是堂會,而《標竿人生》針對的對象是會眾。換句話說,這正印證了今天教會職場事工的重要方針──「職場」成為「牧場」,「會眾的生意」就是「教會的生意」,才是教會增長的真正出路。

Friday, April 07, 2006

(十四) 神在職場裡


此前多篇文章談及Jim Collins的Good to Great一書 ,當中所介紹的成功企業經營方法,其實亦可成為個人發展自己事業的方針;剛讀到由ASM Pacific Technology創始人林師龐與兒子彥民(Patrick and Edmund Lam)合著的Soaring Like Eagles,正是擺在眼前的例子──師龐弟兄與我是加拿大緬省大學工程系的同學,他比我低一年,亦同屬大學的華人基督徒團契──很欣賞他在百忙中抽出時間,把ASM的成長故事編寫成書,見證神在職場中的作為。

由五千美元的創業資金開始,ASM以三十年時間──十年奠基、十年拓展、十年確立領導地位──發展至成為市值廿一億美元的的上市公司,並且股價持續上升,從每一個角度看,這個香港土生土長的高科技跨國企業,都奇妙地印證了Good to Great列出的卓越公司所共有的特質:(一) 「第五級領袖」(Level 5 Leadership);(二)人才為先 (First Who, Then What);(三)正視現實(Confront Brutal Facts);(四)「刺蝟構思」(Hedgehog Concept);(五)紀律文化(Culture of Discipline);(六)科技輔助(Technology Accelerators);(七) 「飛輪效應」(The Flywheel)。

以上這些ASM的成功因素,按過去幾年我在顧問服務中得到的體會,其實對今日青年創業者都十分適切。以下再從Soaring Like Eagles一書內,選取幾個同樣適用於個人管理自己「一人企業」 的ASM經營方法,作簡單介紹:

(一) 量入為出,自然增長(Organic Growth)──ASM在每個發展階段,或初期尋找生存空間,或後期銳意創新,都能掌握當時環境需要,智慧地調動自身的發展條件,而從不孤注一擲,把公司前途押上作為賭注。同樣,今日社會發展亦重視所謂「可持續增長」(Sustainable Growth)。
(二) 增值服務,全面照顧客戶需要(Total Solution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)──ASM在行內首創免費售後服務,藉此與客戶在業務上合作,達致雙贏,從而鞏固長期客戶關係,並帶動公司的未來發展。今日業界稱此為「知識為本的客戶關係」(Knowledge-based Client Relationship)。
(三) 「藍洋策略」,另創商機(Blue Ocean Strategy)──相對於所謂「紅海策略」,「藍海策略」主張開拓新的市場空間,把原本的市場競爭化解於無形。ASM達到這目標的途徑是洞悉市場走勢,掌握先機,不斷開創低成本、高增值的新穎服務(Value Innovation)。

從信仰的角度看,這樣的經營方法不單合理,更有豐富的聖經基礎支持。譬如新約聖經有關「管家」(Stewardship)和「服侍」 (Servanthood)的教導,舊約的「創造觀」以及人是大地的「託管者」(Proprietor)等神學概念,都是明顯的例子。十分期望ASM的成功,有助加添信徒發展自己「一人企業」的創意,並在職場中跟隨上帝的信心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* (九) Good to Great
(十) 大使命的經營策略
(十一) 刺蝟會成功!
(十二)《第五項修練》
** 參(十三)你的業務是甚麼?